上海昔日网红葱油饼店“阿大葱油饼”要重新开业了,阿大的儿子将成为负责人。

2025年4月14日下午,上海石门二路,阿大葱油饼的门店正在装修。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
今年虚岁69岁的阿大本名吴根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做葱油饼。凭借出色的手艺,“阿大葱油饼”的名声走出弄堂、传遍上海,门店前一度挤满了慕名而来的食客,要排队限购。阿大的摊位和门店也是几经辗转,从南昌路的菜场转入茂名南路的弄堂,又在政府和网络订餐平台的支持下在永嘉路开店。2022年3月之后,永嘉路门店几乎不再营业,2023年3月租约到期后搬离。

2016年9月26日,上海茂名南路南昌路路口的弄堂里,阿大正在做葱油饼。澎湃新闻资料图
沉寂了两三年之后,“阿大葱油饼”将在石门二路65号重新开张,目前门店正在装修中,部分员工已经到岗,预计4月中下旬开业。阿大的儿子吴志勇将负责门店经营,阿大提供指导和监督。
为何重新开店?新店和之前的门店有什么不一样?老手艺和老味道怎么传承,又如何适应新市场?4月14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吴志勇。
澎湃新闻:时隔3年,“阿大葱油饼”为什么要重新开店?
吴志勇:我想把我爸的葱油饼店重新开起来。从2022年3月份到现在,关店三年多了,其间我爸想过再开业,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做成。我想如果一直不做,这个牌子就会逐渐消失,很可惜的。另外出于个人原因,我之前在外企做电商运营,被裁员了,也想自谋出路,如果有这个机会能把“阿大葱油饼”重新做起来,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
澎湃新闻:之前都在黄浦区,这次为什么选择静安区石门二路?
吴志勇:这个地方不是我们的第一选择,我家附近肯定是更优选择,但附近的铺子我找了大半年时间,很多都是饮品执照,咖啡店居多,没有热食执照的话就做不了有油烟的东西。找了那么多地方之后,我看到石门二路的这个铺子有证照、有排烟,还挺合适的。
澎湃新闻:此前永嘉路门店有政府和外卖平台提供支持,这次开店有相关扶持吗?租金压力大吗?
吴志勇:完全是我的个人创业行为,我自己全资投入。这个铺子租金属于市场平均水平,各种成本都不算低。
澎湃新闻:创业成本不低,又有风险,您对新店有信心吗?
吴志勇:我有信心。对我来说,也是背水一战、破釜沉舟了,就想博一下。如果我现在不去做这个事情,未来肯定会后悔的。
澎湃新闻:阿大葱油饼之所以火,是因为您父亲的手艺。现在您负责门店的话,如何传承父亲的手艺?
吴志勇:我当然也会做葱油饼,前几年几乎每周都会在店里帮忙。这家新店,我会亲自做饼,也会雇人做,因为我的精力不单是放在做饼上,也要考虑整个店的经营和后续规划。开业初期,我爸会在店里看着,提供一些指导。他的手艺肯定会传承的,出来的味道也会结合现在新的年轻人的口味。
澎湃新闻:在永嘉路门店,葱油饼卖到10元一个。新店的定价会有什么变化吗?
吴志勇:新店肯定不会涨价,具体价格还在讨论中。我们会保质保量,而且是用更好的食材、更好的配料去提高产品质量,但价格不会上涨。
澎湃新闻:“阿大葱油饼”的商标已经被别人抢注,新门店使用的话会涉及侵权吗?
吴志勇: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我们有自己的“吴根存阿大”商标以及头像商标,新店门头是吴根存阿大葱油饼。
澎湃新闻:“阿大葱油饼”这些年经历了起起伏伏,你怎么看待生意变化,对新门店有什么期待?
吴志勇:我印象中,我爸在茂名南路做的时候已经挺火了,一直在排队。到了永嘉路,由于媒体、企业、政府的支持,又火了一波。在茂名南路吃的更多是街坊邻居,在永嘉路吃的可能更多是游客。至于石门二路,我当然是希望生意继续红火了。
澎湃新闻:您父亲身体情况怎么样?之前歇业时,他提到身体状况不好,需要调理,而且有脊柱侧弯的老毛病。
吴志勇:这两三年休息下来,对我爸的身体调养是一件好事情,他不那么操劳了,气色等各方面都好一些了。等新店开业,他会提供一些指导,但不会再让他非常操劳了。

阿大注册成功的人物图形商标。受访者供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