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全球股市巨震,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经济与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张忆东做客新浪证券直播间,为投资者解读全球资本市场走向。

  张忆东表示,当前贸易战的局势若不妥协,美国若执意升级,美国经济将面临先衰退后滞胀的大概率风险。他分析称,2020年美国曾遭遇流动性冲击,叠加疫情导致的衰退,当时采取了无上限量化宽松政策。然而,与当时相比,如今美联储对市场的救市能力已大不如前。

  尽管短期内美联储可能会随时进行政策放松,但真正影响行情趋势的是内因,即基本面。美国的基本面是先衰退后滞胀,这意味着美国的牛市可能已经宣告结束,而熊市基本确立。张忆东指出,除了对冲流动性冲击之外,美联储无法左右特朗普政府的决策,也无法改变关税战对美国基本面的中期影响。

  张忆东进一步分析了贸易战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外溢效应。他提醒大家要突破一个误区,即美国走熊并不意味着全球股市都将陷入熊市。他举例说,过去几年美国处于牛市时,不少大经济体的股市也并未同步走牛。张忆东指出,中国资本市场在过去几年处于新旧动能切换的过程中,主动进行了结构调整,化解或释放了风险,呈现出休整和筑底的状态。面对外部风险,中国A股和港股只是受到风险偏好的冲击,但中期来看,还是要看基本面和内因,内因才是决定事物的核心变量。

  在对比中美风险溢价时,经过短期冲击后,美股走熊是因为基本面决定的,而中国资本市场的机会则立足于内因、政策对冲、基本面企稳、科技突破以及新消费的朝气蓬勃,特别是科技突破,将是决定中国资产特别是港股的核心基本面原因。

  在总结海外风险时,张忆东将当前的经济形势比作夏季雷暴天气,短期冲击之后,伴随着流动性风险和美联储对冲、放松所带来的最终效应,全球资本市场将会分化。他用“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来形容这一分化趋势,最终还是看各自的基本面。而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中期展望,张忆东表示:“风雨之后见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