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李慎
随着传统楼市“小阳春”的到来,广州深圳的房地产市场在3月呈现出复苏迹象。
广州房地产中介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3月(统计周期为2月26日-3月25日),广州市二手住宅共网签10866套、108.47万平方米,重回“万套”大关。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统计,3月深圳一手住宅网签4161套,环比上升67.5%,同比上升47.2%;二手住宅过户6078套,环比上升65.3%,同比增长58.3%。
业内人士指出,此轮楼市复苏得益于去年以来限购松绑、利率下调等多项政策红利的逐步显效,按此势头,接下来“银四”亦有可期,核心城市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止跌回稳”。
深圳刚需转向二手房
从全国范围来看,此轮楼市复苏中,深圳的表现要优于其他一线城市。
Wind数据统计显示,3月份重点30城、一线城市、深圳新房交易量同比分别增长1.34%、18.4%和30.56%,深圳同比增幅明显高于重点城市以及一线城市。
一季度整体来看,重点30城、一线城市、深圳新房交易量分别增长0.89%、17.07%、74.47%,深圳同比涨幅也远大于重点30城和一线城市。
据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介绍,这是因为一方面深圳市场调整时间早、周期较长。另一方面深圳过去十几年流入人口多,前期因为房价高,后期因为下跌导致观望,从而积累了太多的刚需。
还有就是,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购房门槛和成本降至历史最低,首付15%和利率降至3%,均比高峰期下降了一半,购房形势史无前例的友好。2024上半年,贷款方式购房的比例为77%;平均贷款成数为64%,达到2019年以来半年度新高,意味着提前还贷趋势结束,居民愿意加杠杆买房了。所以深圳反弹力度也较大。
具体来看,3月份深圳新房市场修复积极,但二手房的表现要好于新房。
据乐有家研究中心统计,3月份深圳一手住宅预售网签量2926套,现售网签量1235套,合计网签4161套,环比、同比分别增长67.5%、47.2%。二手住宅网签6078套,环比、同比分别增长65.3%、58.3%。二手房同比增幅要明显大于新房,交易套数达到新房的145%。
李宇嘉表示,这主要是由于深圳刚需购房为主的特征,比如400万以下总价的二手房占比接近六成。由此,深圳刚需开始转向二手房和租赁,新房越来越偏向于改善型需求。
二手房交易的旺盛也带动了改善型需求在深圳新房市场的释放。
3月30日,位于龙华区的中建鹏宸云筑二期开盘,153套1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1小时去化98%,反映出当前深圳楼市市场需求和购买力依然强劲。
而随着市场成交量的上涨,深圳楼市的去化周期也在持续缩短。
据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统计,3月份深圳全市新房住宅存量为278.6万平,时隔33个月再度回落至300万平以下,环比下降12.5%。根据过去一年平均成交量计算去化时间约为7.84个月,去化周期较上月下滑1.27个月,已连续七个月呈回落态势。
广州楼市交易明显升温
整体来看,广州楼市近期在供需两端均有所爆发,“止跌回稳”态势更加巩固。
在需求端,3月广州楼市购买力加速释放,一二手共成交超过1.6万套,其中二手房破万套。广州市住建局披露数据显示。一季度,广州全市一手住宅网签面积172.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8%,11个区同比增幅均超过10%。
从整个一季度来看,在春节之后,市场交易有了明显升温。
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3月(统计周期为2024年12月26日至2025年3月25日),广州市二手住宅共网签27182套、271.90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大幅增长19.80%和19.57%。
并且,广州所有行政区网签套数环比均迎来不同幅度的增长。
白云区、增城区和从化区环比增长幅度分别达到93.82%、86.59%和85.60%;荔湾区增长达81.29%;天河区增长幅度接近80%;番禺区增长75.41%;越秀区和海珠区的增长幅度均在70%上下;黄埔区、花都区分别增长56.10%、54.28%;南沙区增长幅度最小,但环比也有41.24%。
去化周期也进一步缩短,截至3月末,广州一手住宅库存面积1022.62万平方米,去库存周期缩短至14.3个月。
在供应端,由于是3月份传统的楼市营销节点,各大开发商也纷纷抢占市场,预售获批量、楼盘动作方面均有明显增加。
据安居客广州统计,3月份广州共录得6357套的新批预售货量。且不完全统计到,3月新房楼盘推新频次共52次,较2月微涨,其中海珠区的楼盘动作最多,为11次。
其预计,在4月中下旬到5月,广州的新房市场将会更加活跃,预计预售货量、开盘推新或将增加。而这一波行情,预计仍由市区的改善盘来牵引,尤其是海珠区的多个全新盘,将会爆发。
土拍市场信心回归
今年一季度,全国土地市场呈现“核心城市高热、非核心遇冷”的格局,广深也成为房企的争夺焦点。
3月份,广州成功出让4宗地块,其中包括2宗涉宅用地、2宗商地,合计11.11万平方米,共卖出29.39亿元。
其中,天河大观地块以10.8亿元、2.86%的溢价率被金茂拿下。
深圳则挂出了“准地王”地块。
3月31日,深圳宝安区新安街道A002-0060地块挂牌,起拍价86.27亿元,建筑面积27.1万平方米,毗邻宝安中心区海岸线。
该地块也是近年宝中片区唯一一宗临海涉宅用地,因其地理位置与规划的稀缺性,未拍先火,不少业内人士预测其将冲击“百亿级”地块,成为新的“地王”。
“A002-0060地块取消了土拍溢价率的限制,转向‘价高者得’,已为超过百亿扫清障碍,仅保守预计,总价在100-110亿之间。这个区间是舒适区,开发商将有机会获得理想的去化速度和利润空间。当然这个区间之上仍有溢价空间,最终取决于开发商的拿地策略、商业指标的操盘能力和当天的竞争情况。例如,如果头部几家开发商组成联合体,竞争或会减弱”,第一太平戴维斯深圳董事总经理吴睿在采访时对界面新闻表示。
据吴睿估计,结合该地块海景、区位等稀缺资源,未来有成为深圳标杆“好房子”的潜力,如果打造为豪宅产品,预计未来售价或达12万/平方米,部分高端产品或突破15万/平方米,具体还需看取地的开发商的产品定位和操盘能力。
从全国范围来看,一季度核心城市年初加快土地供应节奏。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3月TOP20城市出让金占全国比重升至近7成。
并且,多地再现“地王潮”,成交楼面价创新高,如杭州3次刷新地价纪录、成都两次刷新地价纪录,北京地价首超10万/平方米。
这也是由于今年以来多地取消限地价、限房价政策,恢复“价高者得”规则,叠加房贷利率历史低位等政策宽松,释放了房企对核心城市后市的乐观信号。
这一轮“地王”频出的现象也印证了当前楼市分化式复苏格局,即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热度攀升,而非核心区域仍面临去化压力。
接下来在二季度,据中指研究院研究副总监李益峰预计,各项政策落实将加快,加上去年四季度以来优质地块供应增加,伴随“好房子”项目陆续入市或将带动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预计二季度核心城市成交量有望继续修复,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市场有望率先“止跌回稳”,但城市及城市内部板块之间分化行情延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