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以“惠企为民,凝聚向上力量”为主题的“清朗浦江·2025”网络生态治理旬行动正式启动。作为治理旬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上海多区、多部门联动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主题日活动。从算法治理到AI风险防御,从普法课堂到家庭联动,通过政企协同、技术创新、教育赋能、法治护航等多维度实践,探索构建清朗网络空间,护航未成年人数字生活。

下好联动“一盘棋”,多方协同打造“上海模式”

自2021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以来,上海市委网信办陆续发布《上海网络平台青少年模式设置指南(3.0版)》《上海属地网络平台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合规指引(试行)》等规定,会同相关部门推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菜单式”课程库,指导属地小红书、得物、大众点评、七猫、2345、虎扑等20多家重点平台发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社会责任报告》,逐步形成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上海模式”。

3月25日,在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执法总队主办的“净网护苗·政企同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沙龙”上,上海市委网信办分享了网信部门统筹协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以“清朗”专项抓日常管理,以“亮剑”专项抓重点执法,在加强法治监管、强化社会共治、注重教育引导等三方面的工作实践。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以问题频发的网络直播违法犯罪为切入口,指出直播中易出现的涉未成年人突出问题,并以宝山区为例,分享了通过文旅在内的多部门联动,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合法权益保驾护航的成功案例与经验。上海市公安局网安总队则介绍了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关于身份核验机制、网络直播平台互动限制机制、关爱保护机制、平台主播账号注册审核管理、心理健康网上工作站、防范网络诈骗等六个方面工作内容。市文化旅游局执法总队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作为重点工作,通过分享典型案例,以“零容忍”的态度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防线,又以“有温度”的执法护航企业健康发展,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从“普法课堂”到“实战演练”

主题课堂、海报巡展、相声、情景辩论赛……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是治本之策,主题日活动期间,上海多区多部门纷纷探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实战演练”。

“这节课让我对当下比较流行的网络骗局有了更深的认识,如果以后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我也有了应对方法。”3月21日,上海文来中学八(2)班学生唐沅菁在听完“数字守护者”——“守未”急救员的公开课后表示,AI不是完美的,只要做到找准漏洞、三思后行,就能击破看似完美的伪装。

当天,“e起护‘行’·守‘未’成长”——闵行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主题日活动在文来中学举行。课堂上,AI模仿班主任的声音给家长打去电话,同学们纷纷举手说出自己的应对方法。文来中学八(2)班班主任徐田敏表示,课堂中的案例来自班上同学的真实经历,这让他意识到“网络诈骗可能就在孩子们身边”。

3月21日下午,“清朗浦江·2025”网络生态治理旬行动——e起护“行”·守“未”成长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主题日活动在上海市文来中学举行。

3月27日,“‘网’护小贤清朗‘童’行”——2025年奉贤区网络生态治理旬主题日活动在阳光·胡桥联合学校举行。

3月27日下午,“‘网’护小贤清朗‘童’行”——2025年奉贤区网络生态治理旬主题日活动在阳光·胡桥联合学校举行。

活动现场,同学们带来相声《“网”事知多少》和情景辩论赛《预防网络沉迷主要靠自律还是他律?》,通过“创作式学习”和“互动式探讨”,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互联网背后的隐形风险,深化对预防网络沉迷问题的思考,从而自觉树立网络自我保护意识,做更加自信自律自强的“数字原住民”。

此外,3月26日,在由上海普陀区委网信办、普陀区教育局主办的“e路清朗护童行”——“清朗浦江·2025”网络生态治理旬行动普陀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主题日活动上,现场表演的原创网络安全歌曲《科学上网 e起同行》,以及未成年人网络防沉迷小品《亲子对赌协议》启发了与会的青少年树牢网络法治意识。

3月26日,由区委网信办、区教育局主办的“e路清朗护童行”——“清朗浦江·2025”网络生态治理旬行动普陀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主题日活动在半马苏河驿站·长风湾党群服务中心举行。

3月28日,“网”聚同心圆 “信”服温暖家——“清朗浦江·2025”青浦区未成年人保护主题日活动在上海市青少年法治教育体验基地(东方绿舟)举办,围绕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暴力”“个人信息泄露”等社会热点问题,邀请500余名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沉浸式法治教育活动。

硬核科技扛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必答题”

面对AI技术重塑网络生态的双刃剑效应,上海多家互联网平台以硬核技术筑牢防线。

小红书依托“小红盾”构建网暴疏导机制,以技术手段化解网络暴力风险;七猫着力打造专属内容池,向未成年人提供精品学习资源;Soul软件AI大模型支持“虚假人设防御战”,通过自研虚假人设报警模型,全链路闭环织密未成年人社交防护网;阅文集团的“内容通胀防御战”秉持“工具理性”理念守护创作“人味”;艾麒信息发起“AI黑产防御战”,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拦截诱导性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网络沉迷等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2024年普陀区文明办联合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开展了“阳光成长 心网相护”——普陀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沙龙项目,将缓解未成年人网络心理危机作为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该项目2.0版于3月26日正式发布,将更加聚焦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等问题。

澎湃新闻了解到,为期10天的“清朗浦江·2025”网络生态治理旬行动结束后,市委网信办将在上海市网络协同治理联动机制的框架下,依托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项协同机制,持续指导各区陆续开展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项行动。其中青浦区将持续开展“青木护未”计划等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发现和收集未成年人网络侵害线索,建立长效机制,从严处置违法违规行为。普陀区将以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普法、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网络信息内容规范及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为重点,聚焦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个人信息保护、网站平台健康发展等社会热点问题,统筹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六个e计划”,将推出“普法e课堂·校园防火墙计划”“心灵e港湾·家庭成长计划”“数字e未来·创新实验室计划”“护苗e同行·全民参与计划”“清朗e行动·网络专项治理计划”“未爱e守护·政检企护航计划”。